強臺風“海燕”侵襲菲律賓之后,給受災地區帶來巨大經濟和人員損失,在造成了近4000人死亡,超過12000人受傷之后,臺風給災區帶來的后遺癥除了大面積的房屋倒塌以及恢復重建工作之外,如何深入災區進行疾病預防和治療傷者和病人也是國際醫療組織在救援過程中不得不面臨的嚴竣挑戰。
重災區之一塔克洛班市受災民眾洛埃爾的家在臺風襲擊中全部倒塌,目前他只能與妻子和兩個孩子臨時棲身在妻子工作的全市一家還能勉強運營的旅館里,而自己的兩個孩子近幾天也都先后出現高燒等癥狀,由于市區幾乎沒有能正常工作的醫院,因此雖然孩子暫時有警察醫生照顧,但是他仍然決定不日就把孩子們送到宿務接受正規治療。“只有一個在使用中的醫院,但是也不算是能夠運行,只是讓人休息和接生孩子等以及急救處理而已,如果有更嚴重的病就根本沒辦法醫治,雖然有發電機,但是沒法工作,很多病人都只好被轉移到宿務或者馬尼拉。”
總部設于法國的無國界醫生組織是一個以人道主義救援為主的非政府組織,對于類似的自然災害反應十分迅速。在臺風襲擊菲律賓之后的第二天,無國界醫生駐亞洲的緊急小分隊就已經抵達距離幾個災區較近的宿務,并于13日成功進入災區,截止到目前,該組織在全部五個受災島嶼都已經派駐了醫療分隊。然而,災區基礎設施受損的情況仍然出乎他們意料之外,面臨的挑戰和困難仍然十分嚴竣。無國界組織緊急事件協調人卡洛琳表示:“現在主要的問題是,從我們的駐地往其它地區輸送配給仍然很困難,因為多數受災地區的機場都被摧毀,無法使用,而大部分危急的病例和傷者都是需要做手術的,因此情況非常復雜,雖然面臨非常困難的局勢,比如后勤補給己非常饋乏等等,但是我們仍然在繼續努力。”
隨著德國和比利時醫療隊在萊特省帕特鎮建立帳蓬醫院,無國界醫生組織原計劃于18日在塔克洛班市的貝特尼醫院建立該市的野戰醫院,而這家醫院也能為傷者和病人進行簡單的小手術。但是由于醫院受災情況嚴重,不僅沒有任何設備幸存,給醫院外原本應該搭建帳蓬的區域也留下了大片臺風帶來的瓦礫和廢墟,如何在沒有足夠機械幫助的情況下清理掉廢墟,使野戰醫院的計劃不至于被耽誤,也成為無國界醫生成員們不得不面臨的一個困難。無國界醫生組織工作人員卡爾表示:“醫院這個區域比較寬闊,原本是適合用來搭建我們的帳蓬,在里面我們可以進行簡單手術,如果能夠有足夠的病床,病人還可以住院。但看現在的情況完全不行,至少這兩天不可能搭建起來。”(安徽新業醫療器械,新業醫療器械,安徽新業醫療器械公司,www.oengangai.cn)
貝特尼醫院的志愿者格蕾絲是一名來自萊特省受災較輕地區的護士,她表示,盡快將野戰醫院搭建起來之后,當病人需要做手術的時候,至少能夠在目前艱難的狀況下給人們提供一個緊急情況下的就醫地點。她同時表示,雖然目前菲律賓政府和國際社會都在努力幫助災區人民,但是需要做的事情仍然很多,自己就是在聽說了塔克洛班災區一些關于暴力的傳聞之后,仍然決定要來到這里幫助受災的同胞們的。“我主要是到貝特尼醫院來提供幫助,我自己也帶來許多藥品,在這里我盡一切努力幫助病人,因為很多病人癥狀是咳嗽,有很大可能是家人之間的病毒感染,所以除了給他們必要的藥品和處方之外,我還會教他們怎么去預防咳嗽等疾病。我們傾聽災民們的心聲,準備長期幫助他們,直到有一天,他們準備好了能夠自己堅強地重新站起來。”
http://anhuixinye.com
|